“生态+”带来了什么?檀云坤娓娓道来——漳州通过“五湖四海”建设,带动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区)、开发区城中有林、城中有花、城中有湖。“探索‘生态+’模式,漳州已经尝到了甜头。发展速度快了,营商环境好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强了,有形的风景(生态美)在眼前流动,无形的风景(幸福感)在心中流淌。”他表示,“生态+”模式的漳州探索刚刚起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漳州将进一步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作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来打造,坚持吃生态饭、做生态事、走生态路,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设富美新漳州。
碧湖
西湖生态园规划设计效果图
台商投资区花田美事
友好互动
言有尽而意无穷。檀云坤的妙语介绍给与会的外宾带来不小感触。“在生态建设过程中,你们是怎么处理好生态保护和人民诉求相统一的关系?”摩洛哥真实性与现代党全国委员会委员费塔·阿基亚特“迫不及待”地向檀书记提问了起来。“漳州‘生态+’的确很精彩,有机会一定要去漳州走走看看。”来自马耳他的波尼茨这样表示。
外宾与檀云坤交流水资源保护 蕙心 摄
外宾纷纷上前与檀云坤合影 福建日报记者 张永定 摄
檀云坤、蔡小伟与外宾亲切合影 余溪 摄
最后,檀云坤向与会人员发出诚挚邀请:
五湖四海的朋友:
见信如面!
我向您发出诚挚的邀请,真诚地欢迎您,来花样漳州的“五湖四海”,走走,看看!
中共漳州市委书记 檀云坤
2017年9月26日
研讨会上,嘉宾还说了啥
当天,我市长泰县岩溪镇珪后村党支部书记叶高发,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健,省旅游发展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扬标还从不同角度分别讲述了“生态+民生、+产业、+旅游”的鲜活故事。
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健讲述“生态+产业”的故事。
省旅游发展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扬标讲述“生态+旅游”的故事。
在昨日的研讨会上
漳州的村支书也站上了大讲台
讲述基层生动实践
长泰县岩溪镇珪后村党支部书记 叶高发:
“生态+民生” 珪后村一点都不比城里差
在昨日的研讨会上,长泰县岩溪镇珪后村党支部书记叶高发分享珪后村变美的民生小故事,和嘉宾代表一同交流了“生态+民生”的心得体会。
“现在的珪后村不仅干净,而且美丽,一点都不比城里差。”叶高发骄傲地说,现在的珪后村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农民逐步富裕,房子也建得很漂亮。而在几年前,珪后村的农村环境就是三个字:“脏、乱、差。”
改变开始于2013年。当年,村子开始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整治如何推进?叶高发分别讲述了“猪倌”向“菜农”美丽转身以及与垃圾“美丽约定”的故事。
珪后村原本是一个养猪大村,高峰时,全村生猪存栏有6万多头,整个村庄臭气熏天,群众对此很有意见。叶高发介绍,2013年,村里开始“动脑筋”,对养猪场进行专项治理,倡导农民实行养猪业转型。原本养了300多头猪的大户叶建福率先带头,转种茭白菜,第一年种了25亩,年收入就有7万多元,比原来养猪还多了3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400多户养猪户纷纷转产,3年多来,村里拆除猪舍12万平方米,消减生猪存栏6万多头。
不养猪堵住了“臭气熏天”,而“垃圾不落地”则让珪后村变得更美丽。叶高发介绍,每天早晨6点和下午2点半,伴随着一阵清脆动听的铃声, 村里的保洁员就开始驾驶着电动保洁车, 到150多户农民家门口收集分类好的垃圾。通过与农民约定收垃圾,让垃圾“不落地”直接运出村外,珪后村环境卫生时时保持干净整洁。
有整治也有建设。叶高发说,村里还统一规划,建设8个农村公园,为农民提供开展传统民俗活动、健身运动、休闲娱乐等的场所,并深入挖掘珪后村文化内涵,组织村民们聆听家风祖训、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文化盛宴。2015年,珪后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2016年被评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
除署名外,本篇文图均由闽南日报记者苏雄锋、游斐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