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竹马戏:古韵发新声 非遗有传承

来源:福建日报 2023-08-17 20:26 http://www.mnw.cn/

  “锵锵锵锵锵……”锣鼓齐鸣,纸马游走,近日,漳浦县竹马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的演员们走进天福茶博物院开展公益演出,开场便赢得满堂彩。

  竹马戏是一种古老而珍稀的民间传统小戏,自唐代形成以来,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种之一,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福建省在列的9个国家重点保护濒危剧种之一,享有“唐宋遗音”“戏曲活化石”之美誉,主要流行于闽南、台湾地区,在漳浦最为盛行。为此,漳浦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竹马戏之乡。

  为了传承保护竹马戏,近年来,漳浦县竹马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持续发力,出新剧、进校园、开传习所,探索竹马戏传承发展困境的破解之策。

  兴起与没落

  雨过天晴,一出好戏在天福茶博物院上演。

  密集的鼓点中,四名年轻女孩闪亮登场。她们分别扮演“春夏秋冬”四季角色,妆容简朴,手持竹竿,边舞边唱“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四季曲,这是竹马戏的经典剧目《跑四美》。

  从今年1月开始,漳浦县竹马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开始深入各大景区进行公益演出。天福茶博物院就是演出点之一。

  “很接地气,较之于其他的一些剧种,它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有生活气息,分明就是一幅幅闽南风土民俗画卷。一词一句都押韵,你说什么我答什么,与东北二人转、江西的采茶戏有异曲同工之妙。”看完《跑四美》,大学生李思雨惊喜地说。

  竹马戏是戏曲的早期形式,是在唐代的参军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在古代,竹马戏以它信手拈来、喜闻乐见的独特魅力,满足了乡村普通人家的娱乐需求,源自民间、唱自田间。”传承保护中心导演杨顺平告诉记者,据史料记载,竹马戏主要是由泉州流传到漳浦。唐朝时期,泉州的渔民到漳浦六鳌、深土捕鱼并长住当地,为了娱乐消遣,在捕鱼的空闲时间就表演竹马戏,六鳌、深土的渔民长期耳濡目染,慢慢竹马戏就在当地流传开来。因为竹马戏是从泉州流传过来,所以竹马戏的唱腔以南音为主。在表演程式上,竹马戏在当地民间歌谣、小调、南曲等说唱技艺基础上,吸收融合了闽南木偶戏、梨园戏的唱腔和表演程式。

  明清时期是竹马戏的鼎盛时期,竹马戏走出漳浦,流传到南靖、华安、长泰,甚至粤东一带。明代中后期,漳州月港成为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竹马戏也开始漂洋过海到了台湾。

  过去,竹马戏主要是表演者身缚竹编、纸糊、贴有吉祥图案的竹马进行表演,后来,绑在身上的竹马影响到动作的发挥,就用竹竿代替竹马。竹竿也寓意吉祥,代表节节高升。

  至20世纪20年代,漳浦全县共有18台竹马戏子弟班。当时群众非常爱看竹马戏,基本上是“锣鼓一响,脚板就痒”,曾流传有“三日没火烟,也要看‘合春’(合春班名旦)”“三日没米煮,也要看‘戊己’(合春班名旦)”的戏谣。

  20世纪30年代,由于竹马戏的艺人普遍不识字,艺术传授只是依样画葫芦,加上受周围剧种如潮剧、汉剧、歌仔戏的冲击,竹马戏渐趋衰落,作为古朴而稀少的民间歌舞小戏,竹马戏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改编经典剧目

  竹马戏重获生机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8年,年逾古稀的竹马戏老艺人林金泉开办竹马戏培训班,漳浦县芗剧团的演员成为他的弟子。

  竹马戏省级传承人林艳环回忆,20世纪80年代,她作为第一批漳浦县专业剧团年轻演员开始学习竹马戏表演。她和团队几乎找遍了老艺人,根据他们的口述和示范,把道白、唱腔、旋律等一一记录下来,并对《唐二别妻》《昭君和番》等剧目做抢救性重塑排演。

  在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娱乐方式日益多样的今天,戏曲观众老化、分流的现象比较突出,竹马戏艺人根本无法“以戏谋生”。

  “竹马戏的传承无法依托民间艺人,只能落在剧团身上。2012年开始,我们单位的名称从‘漳浦县芗剧团’改成‘漳浦县竹马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培育两个剧种。县里把濒危竹马戏列在芗剧之前,重点保护竹马戏。”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杨海港说,中心共有35名演员,他们都各怀绝技,肩挑两项技能:竹马戏和芗剧。竹马戏和芗剧的唱腔不一样。一开始,有些年轻演员不太适应,只能慢慢练习,反复琢磨。

  目前,中心每年都能获得专项资金支持,主要用于公益演出等。对于部分非在编演员的工资收入问题,中心只能通过芗剧表演进行创收。“戏剧的盈利渠道基本都是庙会请戏。许多村社的理事明确说,戏只要时间够长,场面够热闹就可以。芗剧大剧目时长约为3小时,特别受欢迎。竹马戏节目短,演员少,剧情简单,演出时间仅有15分钟左右,暂时还没有盈利渠道。”杨海港经常思考,如何让观众去剧场看竹马戏。他认为,首先还是要出人,出好戏,出好作品。只要有好作品,就不怕没有创收渠道。

  好的剧目是一个剧种发展的根基,竹马戏的经典剧目无外乎《跑四美》《唐二别妻》等,但这些剧目反映的是农耕时代的生活,难以满足现在观众的需求。

  “不能再‘老戏老演、老演老戏’。”杨海港在竹马戏的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创新,在保持竹马戏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改词换形,让古韵扬新。前不久,团队新创作的《唐二带妻逛漳浦》就特别有意思。它将《唐二别妻》和《跑四美》这两出戏结合起来,加入现代元素,以竹马戏的形式展现当代幸福生活。

  传播进校园

  作为漳浦县竹马戏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杨海港的突出感受是,看竹马戏的大都是老年人,“能不能吸引新戏迷和青少年,关系到竹马戏的生存发展”。

  “我们在各中小学、幼儿园设立25个传习所,以开课、展演等方式传授竹马戏技艺。竹马戏念白非常接地气,难度不高,喜欢跳舞的中小学生,很快就能上手。”杨海港说。

  漳浦县第二实验幼儿园是传习所之一,幼儿教师童云玉在竹马戏教学上费了不少心思。她认为,要想让幼儿真正喜爱竹马戏,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

  “我们会聘请竹马戏传承人一起教研,制定创编原则:节目编排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富有时代感和童趣。”童云玉说,他们已创编了数首竹马戏歌曲,如小班 《手拉手》、中班《扒龙舟》、大班《十二生肖歌》等。新编的竹马戏歌曲内容十分贴近幼儿生活。

  其中,竹马戏剧本《姐弟逛漳浦》特别受小朋友欢迎。幼儿通过扮演导游,带着大家一起逛漳浦,用闽南语向游客介绍漳浦美食、名胜古迹。扮演导游的幼儿边唱边介绍,扮演游客的幼儿跟随“导游”,体验家乡的美好生活。

  学有所成的孩子们常有登台表演的机会。他们唱着竹马戏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景区……竹马戏离观众越来越近,“粉丝群”不断壮大。

  为了竹马戏的传承发展,杨海港要做的还有很多,他说:“我们与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合作完成竹马戏传承发展项目,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还将组织省内专家学者调研、采风,整理研究漳浦竹马戏……”(福建日报记者 苏益纯 通讯员 林惠卿)

原标题:竹马戏:古韵发新声 非遗有传承
责任编辑:连培煌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 推荐
  • 互派医技人员 漳木医疗“双向奔赴”
  • 漳州:关掉“美颜”生鲜灯 亮出食物“本色
  • 漳州通源片区(01地块)海语印象安置小区交
  • 新闻 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 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 视频
    世遗泉州︱最美乡村·南安燎原村:星星之火 点亮民宿发展之势
    世遗泉州︱最美乡村·南安燎原村:星星之火 点亮民宿发展之势
    世遗泉州︱最美乡村·惠安东山:小渔村的蝶变
    世遗泉州︱最美乡村·惠安东山:小渔村的蝶变
    专题 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 点击排行榜
    警号043940由牺牲民警女儿重启 网友:传 OpenAI员工逼宫董事会让奥特曼回归 700多 哈马斯:与以色列接近达成停火协议 5岁男孩发现5亿年前古生物化石 网友:可 库里32+5申京30分 勇士胜火箭结束六连败 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李再勇被决定逮捕!曾 卡塔尔亚洲杯门票收入将捐给巴勒斯坦 民警怒吼十几万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