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闽粤交界的诏安,建县至今500多年,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诏安铁枝木偶、彩扎、剪瓷雕等非遗技艺代代传承。
近年来,诏安县从阵地建设、主题宣传、创新开发、文旅融合等多方面着手,努力提升非遗文化影响力,探索非遗发展的更多可能性,让非遗在新时代焕新生。
沉浸式传承
暑假前,在诏安县白洋乡白石小学戏棚里,传统剧目《彩楼记》经典片段《京城会》精彩上演。同学们两人为一组轮流上台,通过双手操纵高30多厘米的木偶,接续完成整个剧目表演,为本学期的铁枝木偶学习画上圆满句号。
70岁的县级铁枝木偶非遗传承人吴广成看着孩子们惟妙惟肖的表演,嘴角时不时地泛起笑容。
作为闽粤交界的“民间戏剧之乡”,诏安县流行以潮剧配乐的铁枝木偶。兴于宋元的铁枝木偶也称铁枝戏,由纸影戏发展演变而来。2005年,“诏安铁枝戏”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白洋乡现有木偶剧团15家,演艺人员200多名,长期活跃在闽南和粤东一带,铁枝木偶传承氛围浓厚。
吴广成从事铁枝木偶表演已有20多年之久,其创办的“湖中香”家庭木偶剧团每年能承接数百场演出。然而随着年岁的增大,吴广成想把传统技艺传承给年轻一代的愿望就更加强烈。
2013年,白洋乡白石小学创办了木偶社团,专门开设铁枝木偶戏表演特色课程,并编写《铁枝木偶》校本教材。这给了吴广成传授技艺的机会和舞台。10年来,每到周三、周四下午,吴广成便走进校园,为学生传授铁枝木偶技艺。
吴广成尤其注重沉浸式教学,让学生在登台表演中熟练掌握推、拉、提、拔、抖等基本功。既让学生在表演中获得成就感,也增加他们对传统戏曲文化的认同感。此外,他还将讲授的剧目从传统剧目拓展至现代话剧,为学生播下非遗传承创新的种子。
“作为非遗传承人,我希望能把一身技艺都教给学生,培养和提升新生代传承力量,让铁枝木偶技艺代代传承下去。”吴广成说。
创新式发扬
走进位于中山路的诏安县庆源号彩绸庄,花灯、头盔等彩扎作品琳琅满目,色彩艳丽。
“现在科技发达,我们不仅要传承技艺,更要追求创新,不断融入新创意,让非遗技艺发扬光大。”诏安彩扎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林养生指着展示柜里的一盏动态旋转花灯说。
打开开关,随着花灯主体旋转起来,一首《唱支山歌给党听》也随之响起。“相比传统纸扎花灯,如今的花灯用材更加丰富,特别是用上声、光、电之后,更有欣赏性和审美价值。”林养生说。
诏安彩扎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扎包括彩绸扎和纸扎,以及绸、纸兼用扎制工艺。工艺内容繁多,实用性较为广泛。
作为传承该技艺的庆源号彩绸庄,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末,由林养生的先祖林裕后创办。彼时的彩绸庄主要制作灯笼、彩灯以及红白事用的纸扎品。历经百年传承,如今彩绸庄制作的彩扎工艺品用途越来越广泛,既有节庆用品也有民俗用品,还有工艺品,如花灯、彩车、头盔、服饰、艺术挂屏……
在林养生的传承创新下,通过加上音乐、灯光、动态以及更新造型等,彩扎工艺品焕发出新的活力。
探索式融合
身着汉服的演员或提花灯或拿剪瓷雕摆件或持黄金漆画,迈着轻盈的舞步款款走来……近日,一场主题为“传承闽南文化 守住经典技艺”的非遗展演活动在诏安中山东路举行。
诏安中山东路是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也是诏安的繁华地带和商业中心。这场集合表演、展示和互动体验的非遗活动吸引了过往群众和游客驻足观赏。
把非遗融入文艺演出,推动非遗走向文旅市场,是诏安非遗传承保护的措施之一。“借助文艺演出,把非遗融入旅游空间,扩大宣传面,既提高非遗知名度,也为非遗作品打开更广阔的市场,助推文旅融合发展。”诏安县文旅局局长黄绿兰说。当天活动中,诏安县还为中山东路段的12家非遗文化、传统手艺传承老店代表颁发“福文化·守艺坊”牌匾,激励守艺人守住经典技艺。
诏安非遗众多,现有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6项,市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5项,县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30项。现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4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27人。
如何让这些非遗文化“看得见、摸得着”?今年年初,新开张的诏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设有综合展区、铁枝木偶展区、灯谜展区、彩扎展区、剪瓷雕展区、海丝文化及古钱币展区和“福”文化展区等,着重陈列彩扎、铁枝木偶、剪瓷雕等精美的非遗作品,通过实品陈列、图文介绍等方式,集中展示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让群众全方位了解诏安非遗技艺。
黄绿兰表示,未来诏安将在中山路打造非遗展示分馆,开展更接地气的非遗展演和文创产品展销,多角度延伸非遗发展新业态,实现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福建日报记者 李妙珠 通讯员 陈思远)